挥汗如雨!安阳 200 名残运会健儿暑期集训冲刺梦想
在安阳示范区飞翔中学的操场上,近 200 名残疾人运动员正顶着炎炎烈日刻苦训练。他们中既有刚满 14 岁的少年,也有 21 岁的青年,每天 4 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让不少人肌肉酸痛甚至抽筋,但没有人选择放弃。这支由安阳市残联精心组织的队伍,正以 “用汗水浇灌梦想” 的信念,全力备战 2026 年河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。
一、科学训练:从零基础到 “冲金” 希望
本次集训涵盖田径、游泳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自行车等 14 个项目,其中田径队 14 名队员将参加铅球、跑步、跳远等比赛。教练组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训练方案,例如针对 T37、T38 级别的田径运动员,重点强化爆发力和耐力训练,这些队员被寄予 “冲金” 厚望。
在羽毛球和乒乓球馆内,零基础的队员们从握拍姿势开始学起。教练王老师介绍:“半个多月来,他们的接发球速度提升了 30%,战术配合也逐渐默契。” 尽管训练时衣衫湿透,但队员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反复打磨动作,力求每个细节都做到规范。
二、榜样力量:全国冠军的励志传承
7 月 15 日,全国残运会自行车项目冠军靳小欢和杨佳凡来到集训现场,与队员们分享奋斗经历。靳小欢曾因左上肢残疾多次摔跤,但她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在 2025 年全国残特奥会中斩获 1 金 4 银 4 铜。杨佳凡则从需要教练抱上自行车的脑瘫患者,成长为拥有 3 枚全国金牌的 “赛道飞人”。
MK体育app“我曾经觉得自己是家庭的负担,现在却成了父母的骄傲。” 靳小欢的话让在场队员热泪盈眶。她亲自示范骑行技巧,强调 “平衡感来自肌肉记忆,摔倒 100 次就再爬起来 101 次”。杨佳凡则鼓励新队员:“体育赋予我们超越身体限制的力量,只要不放弃,每个人都能在赛场上发光。”
三、全方位保障:从食宿到心理的贴心关怀
为确保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,市残联建立了 “训练 + 生活 + 学习” 的全方位保障体系。在食宿方面,学校食堂提供高蛋白低脂餐食,配备营养师根据运动员身体指标调整菜单;宿舍安装了空调和无障碍设施,随队医生 24 小时值班,随时处理训练伤病。
市残联党组书记殷海滢多次到训练基地慰问,叮嘱工作人员:“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运动员,不仅要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,更要关注心理状态。” 为此,集训期间特别安排了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团体辅导,帮助队员缓解压力。
四、历史积淀与未来展望
安阳残疾人体育事业底蕴深厚。在 2023 年省第八届残运会上,安阳代表团曾以 25 金 10 银 12 铜的成绩位列全省前列,其中青少年运动员贡献了超半数奖牌。如今,这支年轻的队伍延续着拼搏精神:自行车队队员张恒宇说:“师姐们的故事让我明白,身体的残缺阻挡不了梦想的翅膀。我要在明年的省运会上为安阳争光!”
市残联相关负责人透露,除了省残运会,部分优秀队员还将备战 2026 年全国残特奥会。“我们不仅要在赛场上争金夺银,更要通过体育让残疾人获得尊严与自信,让社会看到他们的无限可能。” 该负责人表示。
结语
从清晨的体能训练到深夜的战术复盘,从伤病康复到心理调适,这群特殊的运动员用行动诠释着 “自强不息” 的真谛。正如教练组在动员会上所说:“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整个安阳都在为你们加油!” 随着省残运会的临近,我们期待着他们在赛场上绽放光芒,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。
(注:本文综合安阳市政府网站、河南省残联等官方信息,部分细节参考)